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论中国>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每个人都存在着局限,不可能只凭自己就能把所有的东西搞明白.就好比,如果不借助外物,人是不可能用自己的眼睛看到自己的.

有时候,我们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透过他人的眼睛来观察自己,看看他人是如何看待自己?自己在他人眼中到底是个什么样?(毕竟每个人心目中的自己可能和别人眼中的自己完全两样.)如果能经常这样做,我们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看到自己平时所看不到或忽略的地方.我们的视野会变得更加清晰,对自己的了解也会更加全面.其实,我们也可以把这当成一种反思,借助别人的帮助来反思自己.所谓的知己知彼,大概也可以理解成:我们在观察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在观察我们,我们在了解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在了解我们,我们在了解别人的同时,其实也是在了解自己.

老实说,这本书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震惊,让身为中国人的自己惊叹这本书竟出自一个外国人之手。作为一名学者,真心佩服此人对我们历史和文化的了解竟如此透彻和深入。可以说,他对我们的了解及认识甚至超越了一大批国人。在每一桩历史事件,他都能有条理地讲得非常清楚,并且细致入微的分析,加入自己的观点,常常引经据典,给人一种不一样的视角,最为关键的是这种引经据典又来自我们的文化——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真做不到这样。

作为一名政治家,在惊叹和倾佩之余会感到恐怖、害怕,有些细思极恐,最让人不寒而栗的是,他不光了解我们的文化和历史,而且还汲取了我们历史和文化之中的智慧与精华,为彼所用。只能心底默默祈祷:永远不要成为我们的对手!

书中感触较深的位置:一个是清朝史,一个是近现代史。

基辛格笔下的清朝史相对国内书本的描述,更加客观、理智,没有太多的情绪化,着实让人耳目一新,对这一时期的历史看得更清晰,了解更详细——这可能跟第三者有关。

看到清朝历史,想到一句话:“不要把别人不当人看,不要把自己太当人看。”清朝的衰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统治阶级的咎由自取。整个统治阶级充满了傲慢、腐朽、顽固、僵化、教条、自得自满。面对新的事物,新的文化,想要接触东方文明的西方国家,清朝统治者自以为是、傲慢、偏见,充满了排斥与不屑,依旧沉浸在昔日幻想的自我世界之中,这已经背离了中国传统的文化。

中国文化历来讲究谦恭、包容,对一切新的事物、文化及人采取“化”的态度,把对方同化,融会贯通,彼为我用。而清朝失掉了谦恭,盲目的傲慢与自大,陷入到狭小的圈子之中,对待外来的事物充满了傲慢、偏见及抵触。以现代人看,真有点井底之蛙的味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时候,落后真的不怪别人。

面对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中国的大门还是被打开了———只不过是用武力打开的。以局外人来看,清政府确实是给脸不要脸,当初好好和“你”谈,“你”不屑还要羞辱别人,现在脸被打疼了才想到要好好地谈。清政府的白日梦也被刺破,第一次稍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和西方的差距,可这并未激起它的奋发图强,它依旧在幻想,幻想着那些狼子野心的列强施以善意与仁慈,期望靠着自己的隐忍继续维持早已支离破碎的国家与摇摇欲坠的统治。

另一方面,从中外谈判通商的各个历史细节中可以认识到:有时候,沟通中的问题可能是双方没有站在同一层面,根本不在同一频道。沟通的关键首先是要互相尊重,其次要站在共同立场,以对方能理解的方式进行交流,如此才有可能形成有效的沟通。

无可否认,战争也是一种交流的方式,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交流;另一方面,它也会毁灭文化。战争双方都无可避免的继承了他们所仇恨对象身上的各种品质。

近现代史中让人重新认识到了毛泽东、周恩来和邓小平,看到了不一样的伟人,也是这三个人奠定中国日后发展的基础。

对于历史人物,确实很难评价,但私以为不能一字定褒贬,什么功过相抵,功大于过,三分功,七分过……作为一个寻常老百姓,个人还是不敢妄言。

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毛泽东的革命性,斗争性。他像一个斗士,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他好像时刻都在斗争着。他的斗争充满革命性,又有着哲学味道。他的斗争有时不被人理解,但事后又让人惊叹其高瞻远瞩,其预言性。因此,下面的人会义无反顾的跟随他,执行他的命令。当然,这也为后来的种种灾祸埋下隐患。

很难想象没有周恩来的中国会是什么样的中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刻震撼着每一个中华儿女。从他的身上可以看到一种大局观,协调性,牺牲性,坚韧性。他像一个消防员时刻准备着浇灭四起的野火。

邓小平身上充满了创造性、冒险性,他更像毛泽东和周恩来的结合体,完美的继承双方身上各种优良品质——斗争性、革命性、大局观、协调性、坚韧性,并且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特色,无疑邓小平可能是毛之后最适合中国的领导人,他适应了变化,也把中国带入了变化。

毛的时代是红色的,从头红到尾的红,给历史留下了华丽的一章。而这一章也是耐人寻味,常引发激烈的探讨,因为他确实造就了一系列历史事件。个人觉得对这一段历史应该批判性的看待,不能以偏概全,全盘否定。

私以为,毛泽东的本意是好的,他发起的一系列历史事件的意图是好的,只不过毛泽东的思想太过超前,太过高瞻远瞩,像预言一样。无奈下面的人跟不上,达不到毛的思想水平。因此,无法真正领会到毛的思想及用意,结果只能从表面的文字上领会毛的思想,再加上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故意曲解,毛的思想出现了偏离,于是导致了后面种种灾难。

比方说文革,毛泽东应该是看到了中国未来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他想把顽疾扼杀在摇篮中,提前为未来发展扫清障碍。

新中国的建立是以人民群众为基础,党走的是人民群众路线才走到了今天,一旦脱离人民群众就失去了党的初衷。可新政权的建立意味着新的阶级形成,这违背党的初衷。比如跟随党革命了一辈子的老革命家,个个劳苦功高,好不容易胜利了,满心欢喜的享受胜利的果实,如果没有一个能压得住他们的人,日后必定居功自傲,各自为政,而他们又手握军权,在利益分配问题上,很可能产生异议,搞不好好不容易建立的政权又分崩离析,形成新的军阀混战,这又会给虎视眈眈的世界各列强瓜分中国创造了的契机。

再加上红二代,红三代的成长,阶级意识在他们身上显得更加直白。很显然,新的阶级已然悄悄形成,如果不赶紧采取措施,党的本质就变了——就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党了。可以说,毛看到了政府与官僚主义,官僚主义与人民群众,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远。他不希望看到,或者说不希望日后的党脱离了人民群众,这违背建党的初衷。因此他发动了文革,想要提前解决这一毛病,为日后的发展做准备。无奈的是,毛已经老了,力不从心,事态的发展超出了自己的控制,斗争的严重性比他预想更加惨烈,但基本算是达到想要达到目的。

从毛的身上,我们还是能学到:任何关于利益分配的问题,都不能太激进,不能一步到位,否则势必会激起的反弹,做事应该有进有退,有所迂回。

书中另外一个收获是对三年自然灾害有了新的认识。三年自然灾害可能只是一种笼统的概括,包括转移矛盾。就算自然灾害,也不可能全国性吧。私以为,这应该是一系列问题的累计爆发,是量到质变的结果。比方当年的政策是先发展工业,轻视农业,大规模的苏联援助,各种贷款,再加上大锅饭,生产积极性不高,农业产量下滑,而国内外汇不足,只能用各种原材料,矿产,粮食进行抵债………于是一系列危机累积,最后爆发。

updatedupdated2023-05-282023-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