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思考-写作

书写是为了更好的思考. 开始是坚持,后来是习惯,接着是喜欢;只有做你最感兴趣的事情,钱会随之而来。 如果一件事情你不能讲清楚,十有八九你还没有完全理解。 如果没有持续学习和思考的习惯,你的日记或博客很快就会……

生命的列车

人生一世,就好比是一次搭车旅行,要经历无数次上车,下车;时常有事故发生,有时是意外惊喜,有时是刻骨铭心的悲伤...... 降生人世,我们就坐上了生命的列车. 我们以为,我们最先见到的两个人---我们的父母……

<简单的逻辑学>读后感

历史使人明智;诗词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使人擅辩。 为什么要学习逻辑学? 观察是知识的重要来源,逻辑是智慧的开端。逻辑能将我们从谬误中分离出来,帮助我们发现真相。学习……

如何提高学习力

人生不应该虚度,时间是最宝贵的财富,因为它一去不复返. 学习是获取信息的能力,记忆是学习完后储存信息的能力.学习和记忆都有方法可循.方法是完成某件事情的程序或过程.只要通过正确的训练和练习就能掌握任何一……

问题的发生机制

问题是方法论,也是认识论。它既是认识的结果,又是认识的起点。问题根据已知,求其未知,根据所思,求其未思。问题以现实为基础,把历史和未来联系起来,把已知和未知联系起来,把认识和实践联系起来,把观察和理论……

为什么要以“为什么”开始?

“为什么”是一种思维规律,人只有在与自己利益相关的问题或事情上投入精力(即我为什么要关心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对我有好处,不关注会对我有xx损失)。这种“相关性”会导致兴趣、意图、需求的产生,如此才能……

一切问题皆是哲学问题

偶尔的回忆过去能让我们更清楚自己是谁?自己的现状如何?以及自己为什么会成为今天的自己. 人生是自我探索的过程,是对事实的探索,对真相的探索,对自我的探索. 我们想接触事实,接触真相,接触真理,接触世界的本……

衰老是我们的宿命——<最好的告别>

我们一直犹犹豫豫,不肯诚实的面对衰老和死亡,岂不知,衰老是我们的宿命,死亡终究降临.本应获得的安宁平静与许多人擦肩而过,过度的医疗技术干预反而增加了对患者和家属的伤害,剥夺了他们最需要的临终关怀.我们……

自然而然而出现的书单

年前把自己的书架好好整理了一番,但随着看的书越来越多,发现新加入的书也越来越多,搞得现在书架又乱了,很多新加入的书籍都没有来得及整理归类..... 现在真的是发现书越看越多,根本不用有人给你推荐什么书单……

读社科类书籍的好处

最近一直在读社科类书籍,说实在,有点害怕读这些书,动不动就几十万字,真的是让人有些畏惧,一来普通人哪有那么多时间专门读这些书籍;二来读一本像这样的书籍所消耗的时间,自己完全可以读好几本十几万字其他类型……

确实吓到我了

前几天去中心书城,偶然看到傅高义的《邓小平传》,厚厚的一本,估计50万字左右吧,确实吓到我了,这厚一本书怎么看? 不得看个十天半个月的?真是还没开始就把人给吓到了......还好自己早就看完这本书,确实……

《人性实验》

黑格尔曾说过:“无知者是最不自由的,因为他要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黑暗的世界。” 这本书很适合与《影响力》一起看,可以相互印证,加深理解与记忆,还能促发不一样的思考。 但与《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对比的话,整……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读后感

S:从《影响力》而来,本身是想拓展这方面的知识,顺便巩固与加深下理解和记忆,提升思考能力,帮助自己更好地洞悉人性,反省自身,思考社会现象,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私以为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的系统性,它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