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一种思维规律,人只有在与自己利益相关的问题或事情上投入精力(即我为什么要关心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对我有好处,不关注会对我有xx损失)。这种“相关性”会导致兴趣、意图、需求的产生,如此才能推动人与事物或问题之间的发展。
也可以理解为,人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意义,即给我一个理由,这个意义或理由就“为什么”。人只有得到了意义或理由,才能支撑他的行为。
人倾向于按照思维发展的顺序表达自己的思想,而思维发展的顺序通常都是演绎的顺序。
换言之,人的大脑通常都是按照“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怎么做”(How)的顺序进行思考。
(这里的Why是对问题本身的剖析,是关于问题发生的原因)
但是人只有在需要了解问题的答案时才会去找答案,如果没有这种需要,就不会提出疑问。
即,人需要一种意义,一种人与问题之间的联系,也就是“为什么”,没有“为什么”,就不会发生关于问题的“What—Why—How”。
换言之,自私自利是人的天性,利己心理已经刻入到我们的基因。
面对一件事情,我们首先想到是,事情是否与我们有关?对我们有什么好处?或有什么坏处?如果事情与我们无关,对我们没什么影响,既没好处,也没坏处,那我们就会忽视事情。谁会做无利不起早的事情呢?
只有事情对我们有好处,与我们利益相关,对我们产生威胁,我们才会关注事情,探究事情。可以说,利己心理本身就是一条思维规律。
因此,“为什么”把事物对“我”有什么好处或坏处联系起来,让事情与“我”有了相关性,也让“我”真正关注、探究事情。
在生物学上,个体行为的基础是奖惩系统,基本的奖励和惩罚系统能够推动一般的探索行为,导致探索和理解的动机。
当个体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如果他对问题具有浓厚的兴趣或强烈的好奇心,那么他就会产生对问题认知和探索的主动性。
从另一方面看,“What——Why——How”是个体对问题更加深入的思考,是对更微小细节上的探究,是更加具体的分析。
当人与人相互交流时,思维未必在同一个频道,即你的问题不一定是我的问题,我的问题也不一定是你的问题,如此,沟通交流就很可能不会发生,你也不能期望你的问题能引发他的大脑展开“What——Why——How”的思考。
为了展开交流,保证沟通的发生,就必须保证思维的一致性。而这时就需要利用人的天性,让问题和人产生联系,即给一个理由让对方关心问题(或者说给对方创造一个意义),问题对受众有什么好处,或有什么坏处,只有问题与受众利益相关,受众才会真正去关注问题,探究问题。
因此,沟通、交流、表达、写作等都要以“为什么”开始,这符合大脑的规律——利己心理,如此方能展开思维的继续——即双方沟通交流的发生。
(这也是我们要学会的一条基本规律,以受众为中心,学会察言观色,揣摩人心。关注、挖掘受众的兴趣点、需求点、利益点、意图点.
想办法保证自己传达的信息与受众具有相关性。
只有先吸引,才能后引导,只有先迎合,才能后打动。受众有绝对的决策权,有选择听、看,接受,不接受的权利。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以受众为中心,上上策;以自我为中心,下下策。
感性做人,理性做事;感性切入,理性回归。)
换言之,以“为什么”作为沟通交流的开始,无非是利用了思维的规律——自私自利的天性,第一它能很好的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其次它能迫使受众按照你的思路产生符合逻辑的反应,即关注问题,探究问题,展开“What——Why——How”的思考。
(开场的“为什么”虽也是Why,但它属于宏观上的,是整体性的——即问题对人的好处或坏处(问题这件事整体上对人有什么好处与坏处);后面的Why是微观的,是对问题本身的,是问题发生的原因,即从细节上剖析问题。
宏观上的“为什么”——即开场,还有一个好处,它起到一个上位规则的作用,当受众真正关注问题,探索问题时,探索的过程就会变成下位学习,学习的过程会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