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是认识的开始,问题体验推动问题形成,探索和建构。有助于学习者对问题形成全面深刻的理解,有利于学习者进行意义建构。
问题体验过程其实就是建构的过程,它遵循大脑的规律,大脑中的思想以3种方式相互联系:向上、向下和横向。位于一组思想的上一个层次的思想是对这一组思想的总结概括,这一组思想为上一层次提供解释和支持,横向的思想中,每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逻辑范畴,每组中的思想必须按照逻辑顺序组织。
大脑的特点是首先水平扩散,然后在向上下扩散。但论大脑学习效果而言,下位学习比上位学习更加容易。因此,学习中有先行组织者——即,先给出一个上位规则,一个案例或者通俗易懂的事情把个体与将要学习的东西联系起来(比方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好处利益,或有什么损失),然后再进行学习,学习就转变成了下位学习———讲解与之相关的详细学习内容,这样就属于接受学习,学习效果比较好。
比方说问题体验(2个人对话),作为主体的大脑思维一般是What—Why—How,但是如果要讲给别人听或者告诉另外一个人———这相当于是客体的思维,客体的思维并不一定想听,因为这个问题并不一定和客体有关系,即没有什么联系或意义——这即上位规则或者说客体思维中缺少与问题相关的上位规则,只有存在上位规则,他才会展开Wha—Why—How(这个即根据上位转变而来的下位)。
因此,当思维与思维碰撞时,思维与思维要产生联系才能传递思维。这个联系即Why,这个问题对我有什么好处利益,或者有什么损失害处?一旦存在这种上位规则,问题的下位学习就顺利展开。
这整个过程其实遵循着思维的规律性。即问题是按照大脑规律展开的。
当然,如果对方大脑存在上位规则,即了解这个问题有什么好处,坏处,那么可以之间按照what—why—how展开,又或者读者不仅了解好处与坏处,还知道具体问题什么,那么就要看读者更想要得到什么,如果是原因,那么就直接先给why,如果是解决方案,那就先how,再具体why。但是大多数都是知道了WHat的情况下,最想了解的是How,因此按照how—what—展开。
或者说,语言可以分两类:描述性语言和行动性语言。描述性语言通常是what 与why,行动性语言是How。行动性语言一般已经有了上位规则,所以开门见山即可。描述性语言要看是否存在上位规则,没有就要先铺垫再叙述
再比方说,我们读书的时候,一般会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为什么要读这本书?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我想要从这本书中得到什么?想要解决什么问题?想要获得什么知识,思维?与这本书相关的我知道哪些?不知道哪些?………这种行为本身就是替自己建立一个上位规则,即起到先行组织者的作用,然后正式的阅读就转换成下位学习,即与之相关更加详细具体的学习。其实这就是利用了大脑的规律,主动的建构过程中主动的利用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