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阅读这本<邓小平时代>,让自己重新对过去那段历史和邓小平有了一个系统化的认识,也让自己更加清晰,全面,具体地重新认识到这样一个伟人.过去对邓小平的了解,大部分来自于别人所告诉我的,或者从他人口中听到的零星碎语,以及从各种媒体,书籍,文章中看到的各种零星片段.因此,对邓小平的认识是零星点点的,没有系统的,可以用模糊,笼统,片面形容.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傅高义.作为一名学者,特别是研究东亚的学者,作者曾在美国情报机构有过任职的经历(情报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研究政治人物并为之撰写传记),因此,这一点对于他的写作还是有较深刻的影响.书中有些地方,如写作技巧,意识形态,立场等等,还是能看出一丝作者曾经经历的痕迹的.比方有读者感觉书中的立场有问题,夹带私情,意识形态较重等.但从整体而言,这本书算是比较客观的,作者既不歪曲历史,也不乱发表评论,而是站在一个相对中立的角度叙述历史的经过.
在阅读的过程中,能非常明显地感受到作者十分地克制自己,这种克制表现在作者的专业上.整本书700多页,但引用说明就100多页.全书以史实为基础,凡是可能引起争议的地方,都会详细地罗列出资料的出处.对于一些棘手历史事件的叙述和评论,作者既不回避,也不激进,而是用历史亲历者的声音来地传达出自己的态度——私以为这种立场的表达方式并不明显.
这本书的写作手法非常的巧妙,将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结合在一起.整体上是编年体,局部上则是纪事本末体.
一般历史书多采用编年体或纪传体,可一旦叙述的历史事件复杂了,作者就要在这两者之间来回跳跃(时间和空间的跨度).历史本身就是错综复杂又息息相关的,而普通人对历史的了解通常又是支离破碎的.固定的体裁会造成写作的困难,要想详尽的把历史叙述清楚,就必须跨度时间和空间,打破体裁的固定.作者不拘一格,非常高明地利用不同体裁之间的优缺点,创造了一个绝妙的写作手法,将不同体裁融合到一起.
整本书,大的框架上按照时间的顺序展开,小的框架上按照事情的前因后果展开.作者将叙述分为六个时间段:邓的人生经历,曲折的登顶之路,开创邓的时代,邓的时代,邓时代的挑战和邓的历史地位.每一时间段单独构成一个章节,每一章节又细分成不同的历史过程,而历史过程又向下细分成不同的具体历史事件.这些历史事件既自成一体,又构成了整体,但它又是整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读者可以把书中任一历史事件单独地拿出来看,却又不影响到理解————真心佩服这种高超的写作手法(局部构成了整体,整体中包含着局部,而局部中又含着整体).
从另一方面看,作者并没有单纯地叙述历史,而是以历史事件为线索,将过去、现在和未来串联起来,引发出不同历史事件的关联,然后指向了整体,又延伸到更远的将来.因此,整部书的结构既简单又不简单(大的结构上简单,小的结构上复杂),材料既丰富又不繁杂,论述既深入又不晦涩,逻辑清晰,有条理,读起来轻松,有趣,到末尾还会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毫无疑问,这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好书.
中国的近现代史离不开3个人:毛泽东,周恩来和邓小平.他们都极具领袖的气质,身上散发着一个领袖该具备的各种优良品质:信仰坚定,意志强大,具备战略眼光,隐忍,坚韧,果断,斗争经验丰富,功勋卓著,资历深厚,顽强,不屈.......正是这三个人挽救了垂垂危矣的中国,改变了整个民族的命运,为日后国家的发展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周恩来就没有稳固的新中国,没有邓小平就没有高速发展的新中国.如果说时代选择了毛泽东和周恩来,那么时代也同样选择了邓小平.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点,无疑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是他们那个时代最亮眼的存在.
邓小平是完全忠实于毛泽东的.他从青年时代就开始崇拜毛泽东,但他又不是盲目的崇拜,他有自己的思想和意志.普通人把毛泽东当成神一样崇拜,对于毛的一切,是毫无否决的全盘吸收.邓拒绝把毛当成神一样看待,因为无产阶级的革命家是不相信神的存在的.再说,神不会犯错,而毛会犯错.在邓的眼里:伟人从来不是不犯错误的人,而是犯了错误能够及时纠正的人.因此,他拒绝全盘吸收毛的思想和意志,而是有批判性的吸收毛的思想和意志.
毛泽东对邓小平是又爱又恨."爱"的是人才难得,"恨"的是这个"小个子"并不完全听他的.他欣赏邓的能力,在所有候选人当中,邓具备一个领袖该具备的所有素质,国家在他手上不会出现太大问题.
无疑,邓小平是最符合毛泽东候选人的标准的人,他算是完全继承了毛泽东身上的各种领袖品质,以他的能力管理好一个国家是绰绰有余的.但邓的顽固、固执着实让毛头疼不已,他不得不考虑下:是选一个完全听话的候选人?还是选一个能力强,但不完全听话的候选人?
本质上,毛对邓的"又爱又恨"是两人治国方针的不同,这是他们的矛盾点.毛趋向于一种更加平稳,保守,稳定,长治久安的治国方略.邓趋向于一种更加胆大,激进,高效的治国方略.
在毛的统治下,国家会最稳固,中国会走得最长远;在周的管理下,国家会最协调,中国的发展最平衡;在邓的统治下,国家会最适应变化,发展会最迅速,中国会走得最快.
毛觉得邓的方针太激进,太"右",担心日后发展的不平衡势必造成政权的不稳固,容易形成新的阶级,这违背了党的初衷.如果选择了邓,毛的治国方针可能会被推翻,他之前的很多良苦用心可能就白费了.因此,在后来还是不得不选了一个比较听话的华G锋,起码自己的治国方略还会继续执行下去.
邓想的是通过局部推动整体,用整体带动局部.通过局部的不平衡的高速发展推动整体的快速发展,然后用整体的发展协调局部间的不平衡,用整体的平衡促进局部的不平衡变得平衡.如果局部的不平衡无法协调,那就用整体消灭局部.这是一种探索式的治国方略,是摸着石头过河,是用实践发现真理,又用实践检验真理的治国方略.这样的好处是能实现国家的快速发展,大步追赶发达国家,缩小国与国之间的差距.缺点是结构的不平衡会引起内部的动荡,同时给未来埋下不可预测的隐患,而且想要根除这种隐患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
邓小平对周恩来有种特殊的兄长之情.共同的留学经历铸就了双方不同一般的牢固友谊,也打开了他们的视野,见识了一个不一样文明的先进与发达,这让他们在思想上有了共同的理念.其次,邓对周更多是钦佩与信服.相对于毛,邓可能更愿意听从周的建议.
周恩来则是对邓小平赞赏有加,非常认同他的办事能力,很放心把国家交给这样一个"小兄弟".如果让毛和周给邓打分,毛心里会给邓打70-80分,嘴上却只给打60-70分;周会给邓打90分,甚至更高.毫无疑问,邓将是继毛、周之后,最适合国家的领导人.
邓小平清楚自己很难成为周那样的人,因为本质上,他和毛泽东是一类人.他们更加绝情,冷血,献身于事业,把国家利益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们更在乎的是国家,是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是政权的稳固与国家的长治久安.对于私人情感,他们是比较淡泊的,他们不是可以违背组织的需要的仗义朋友.他们并不在意别人的看法,也不期望被每个人所理解.
为了国家的稳定,长治久安,繁荣昌盛,他们可以轻易地抹掉那些影响到,或可能影响到整个国家运行的潜在威胁,哪怕他是你的亲人,朋友,甚至一路相伴走下来的同志.他们不徒虚名,只为心中的信仰.再说,这是权力的代价,世俗的个人根本无法领会,只有极少数站在权力巅峰的人才能体会的到.这是一种"力",也是一种无奈,当你拥有了它,你就再也不属于你自己,你无法抗衡它,它会让你变得身不由己.
很多时候,一个人怎么做人,并不全取决于这个人的本质,而是由于这个人所处的位置决定,位置影响人,位置改造人.
毛泽东曾考验自己的几个候选人,问他们,自己死后会发生什么情况.邓的回答是"天下大乱,军阀混战"————这个答案,毛泽东是最为满意的.邓小平对于毛发动的文革是认同的,他能理解这样做的必要性,只是他觉得毛做得可能太过.因此,他对文革中受迫害的人是同情的.但站在国家的层面,他还是赞同毛的这一行为,这是一场非常有必要且不可避免的清洗(文革).对于社会和个人可能是一场浩劫;对于国家是有利的,这是一种净化,为了日后的长治久安.
毛为什么发动文革?
第一.稳固政权,为国家日后发展清除潜在威胁.建国后,一路走下来的老同志,哪一个不是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哪一个不是战功彪炳,功勋卓著?哪一个不是能力出众,非同一般?哪一个不是手握军权,能够独当一面?他们个个是悍将,是枭雄,是拥有丰富斗争经验,远见卓识,巨大才能,资历深厚的革命家.如果没有一个能压得住他们的人,一旦利益分配不均,又会重演中国近代史出现的天下大乱,群雄割据,军阀混战,那时就又给了虎视眈眈的世界各列强瓜分中国的可乘之机———脆弱的中国还能经得起蹂躏吗?还好毛能压得住他们,可毛死后该怎么办?还有谁能镇得住这群斗争了一辈子的革命家?毛预料到这一点,因此他要为后继者提前清除障碍,尽可能不给他们留下后顾之忧.
第二.维护党的初衷,清除阶级意识.任何一个国家的建立都是在形成新的阶级.<1984>中说过:自从新石器时代结束以来,世上就有三种人,即上等人,中等人,下等人.他们的相对人数和他们的相互态度因时代而异,但是社会的结构基本不变.即使在发生了大动荡和似乎无法挽回的变化以后,总又恢复原来的格局......"
自建国以后,大批的高级干部开始享受胜利的果实,变得铺张浪费,好逸恶劳,加上长年的征兵作战,他们把部队中染上的不良习气带到社会,他们虽战功赫赫,但也骄纵任性,对下面的人专横,霸道,充满了官僚气息.特别是一些红二代,红三代,他们身上的阶级味道更为浓重,大院子弟喜欢拉帮结派,交朋友要攀辈分,同伴间也要排资论辈......
党是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的,党的初衷就是为人民服务.毛敏锐的看到这一点,他看到了干部正在脱离人民群众,看到了政府与官僚,官僚与人民,政府与人民,新的阶级正在形成,党与人民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这违背了党的初衷.因此,他要把这种阶级意识扼杀在摇篮之中.
第三.净化组织,警醒众人.总有些投机分子和信仰不坚定者混进组织,靠着浑水摸鱼,试图扰乱组织,扰乱社会.一次大规模的清洗可以净化组织,同时警醒众人:革命斗争还在继续,不要贪图安逸享乐.那些信仰坚定且纯粹的革命同志会很快地清醒过来,早晚都能明白组织的良苦用心.
邓为什么要排除华GF?
邓接手最高权力的指挥棒之后,就开始排除华GF.叶帅曾不赞同他这一行为,但邓还是这样做了.邓和毛是一类人,他们不允许任何威胁的存在,哪怕是可能.毛与邓的治国方略不同,华GF代表的是毛最坚实的执行者.邓好不容易执掌最高权力,重组的政权系统未必不会被华GF给推翻,毕竟他是毛的指定继承人,毛的威望还在,他不能不防患于未然,把任何的危险提前扼杀在萌芽之中————这一点也是他从毛身上继承下来的".可以说,邓小平不过是另一个毛泽东.
华GF并没有错,只不过他暂时还不适合领导人这个位置.他缺少历练,缺少经验,缺乏必要的管理能力,外交能力.也许他不会犯什么大错,但也不会把整个国家管理的更好.他是一个不错的执行者,他的权利来自毛,肯定会很好的执行毛的治国方略.但整个国家需要的不仅是执行能力,更多的是管理能力.是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能及时地调整,灵活地变通,实时的创造......这是一个管理者必须具备的素养.
华GF在邓的面前如同是一个小学生,他没有像邓一样深厚的资历,丰富的斗争经验,独具只眼的战略眼光,高超的外交技巧......他缺乏处理重大事物的能力,再加上邓的权利来自于集体.因此,他迟早要被抛弃,被邓给取代,他应该清楚自己不过是最高权力上的过渡,但也不能否定他身上一些优良品质,如顾全大局,立场坚定,忠实......
周恩来曾赞赏邓小平"举重若轻"的领导风格.他身上有60%-80%毛的影子,10%-20%周的影子,剩下10%是属于他自己的特色.这是从前人经验与教训中得来的智慧,也是毛和周留给他的宝贵遗产.
"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有所作为"是他的行事智慧,"敢想,敢干,勇于创造"是他的风格,"实事求是"是他的精神.没有邓,就没有"一国两制","改革开放"的伟大创举,也就没有今天的新中国.
'实事求是'需要觉悟,更需要勇气.邓能正视这一点,他勇于正视现实,正视自己,敢于承认自身的贫穷与落后,外国的发达与先进,愿意放下架子,不断向外国学习我们所能学到的一切.("我们很穷,也很落后.必须承认这一点.我们有很多事情要做,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学习很多东西")
当然,他的实事求是还表现在对于毛泽东的诸种错误和问题从不避讳.他承认毛的功劳,也不否定毛的错误.他批判毛,但没有像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那样批判毛.这是他实事求是的反映.他把毛的错误归结为一个老人因年迈导致的糊涂,没有将其上升到政治错误.他依然崇拜毛,忠实于毛,因此,他会继续宣扬毛的思想.
邓为什么要批毛?
邓其实是赞同毛的做法的,只不过觉得毛做的太过.
第一.毛的威望太高,如果不打压毛的威望,就不足以树立起自己的威望,这不利于自己的统治;
第二.平息怨气,收买人心.文革做的太过,造成的怨气太重,迁罪的人太多,这不利于社会稳定与国家团结.邓刚好做了个顺水人情,平息怨气的同时又能收买人心;
第三.表明立场,稳定人心.毛与邓的治国方略不同,但这并不代表立场不同.不批判毛就不足以证明自己的正确,他要告诉众人,毛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是他的时代,别不识抬举,同时申明毛邓的立场是相同的,都是党原则最坚实的拥护者.
也许邓小平不能在所有人心中树立起像毛泽东一样高的威望,但却可以在部分人心中树立像毛zd一样,甚至超越毛的威望.就像他的政治智慧,来自于毛与周,又部分的超越毛与周.邓是一个很擅长在工作中自我教育的人.
从毛的经验与教训中,邓学会了:任何政策的施行都要渐进式完成.要一步步来,不能太激进,不能一步到位,否则一定会引起极大的反弹.他能非常高明的运用权术.对政策的施行,明确地按照"推进--巩固--再推进"这一策略.
比方,在推行一项改革之初,他总是避免公开表态,他的策略是允许自然生长,不使其引起保守派的警觉.当他判断时机成熟时,便广泛造势以巩固成果,待成果得到群众的支持,再做出重大政策的突破.
这种"先发展,后规范"的策略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智慧,它能很好的规避自己犯下重大错误——在错误发展成重大错误之前就能及时被补救,就算出现重大错误,它也能很好的把责任推给他人,这样不至于影响到领导的威信.
邓从心底是挺心疼周的,就连动手术前,他都在工作.周对待大事小事从来都是亲力亲为,事无巨细,只要丢给他的,他全揽在身上,时间不够,他就压榨自己休息的时间,但事情多得他不睡觉也处理不完.终于,他的身体被累垮了.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处理完所有的事.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保证好本钱才能为革命事业继续做贡献.邓从周身上发展出举重若轻的处事风格:要抓大放小,分轻重缓急,将精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一来减少精力的耗费,二来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同时,对于不熟悉的领域,他更倚重他团队里的其他专业人士,听取他们的意见.这样,他既能兼顾全局,又不至于被累垮.
在外交方面,邓继承了毛和周坦率的智慧.坦率是一种技巧,是在不破坏谈判的基础上,在关键、重大问题上不绕弯子,能一针见血,能找到事物的本质,是关键时刻的雷厉风行,但又不雷厉风行,是让对方看不透你,无法把控你的心思与意图,是在模糊与清晰之间的似是而非,但又不是似是而非.
毛的坦率更像哲学家,对外宾的访谈喜欢用引经据典来表达自己的态度与意图,但又从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想法,让对方去猜,去想——从某种方式上看,这确实是一种高超的技巧.
邓的坦率则是似抛非抛,似避非避,他没有毛的博学,但继承毛的智慧,用"延一延"与"放一放,但又不是"延一延"与"放一放".毛周邓都是完美掌握矛盾哲学的人,自己永远掌握着决定权,斗争的艺术在它们身上展现的炉火纯青.
邓的晚年并不留恋权利,也不徒虚名.他愿意培养新人,也愿意给新人机会,他做完自己认为该做的事情,就主动退位.老子说:“功成身退,天之道也。”邓的时代是圆满,也许邓公已经不在,但他创造出的时代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