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看影视剧,交朋友,……都需要伴随正能量,或者说这些事物必须给人一些积极,乐观的东西,而不是消极的,悲观的。因为积极能助力人发展,消极只会毁灭。
在焦虑时,迷茫时,悲观时,看一些鸡汤文,励志人物传记,或一些积极向上的影视剧如《士兵突击》《阿信的故事》《灌篮高手》……这些都能起到平复人的心情的作用,使心态变得平静,平和,乐观,积极,而不是暴躁,偏执,反复无常。这一切的底层逻辑是人类的情感,情感会促进或抑制个体的发展进程。
比方说,积极的心态催人向上,使人奋进,促进人不断的探索和发展;消极的心态使人萎靡,悲观,丧失斗志,把人引入歧途,阻碍和拖累人的发展。
回到头来,市面上的书籍大概两类:
- 一、是励志心灵鸡汤文,属精神方面的,也可理解为认知方面;
- 二、是具体的工具或方法论书籍,属现实方面的,也可理解为行动实践方面。
但书籍在本质上都是一种认知,无论是励志还是工具方法论都属认知。为了便于理解,我们把认知也分为两类:
- 一类是对人及自身的认知;
- 一类是对世界及客观规律的认知。
显然,励志鸡汤文更多属于对人及自身的认知,它主要是精神方面的建设,调动人的情感,促进人积极向上,推动人的发展。
工具方法论的书籍则偏向于对世界及其规律的认知,它主要是指导人的行动和实践,能动地参与到改造世界中去,从而改造自己,适应世界。
行动和实践不会平白无故的产生,必须通过情感的推动,进而产生探索的动力与需要。
因此,励志心灵鸡汤类的书籍能引起人认知的需要——即探索世界,但探索世界和改造世界又需要方法——即行动和实践,光有一个探索世界的心还不够,还需要足够的方法帮助自己实现,才能真正发生和完成探索的行为。(心是方向,是思维,行动是方法,方法的错误并不代表方向的错误,思维的错误。光有方向还不够,还需要方法保证自己不偏离方向)
就好比说,有心无力,光有一个好的想法,没有正确的方法,那只能在摸索中前进,如同在黑暗中四处乱撞,碰的头破血流,结果可能是方法的错误还导致偏离了目标,到头来一场空,得不偿失。
再比方说,有雄心壮志,却能力不够,只能算是好高骛远。
励志鸡汤文给予人力量,通过认知调动人的情感,使人获得积极向上的心态,从而推动人的探索行为。而这种探索行为又推动人去学习工具方法论的书籍,工具方法论的书籍通过认知培养人的技能,使人获得行动和实践的能力,从而实现对世界的改造。
但总的说来,从励志鸡汤书籍到工具方法论书籍,再到在现实世界中的行动和实践,整个过程本身看来,就是从认识到实践,从理论到实践,从知到行的过程。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也是人主观能动性的参与到世界的过程。
再回到励志鸡汤书籍和工具方法论书籍,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阅读励志鸡汤文能推动人去阅读工具方法论书籍,而阅读工具方法论的书籍能提升人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提升又可以促进人有针对性的阅读励志鸡汤文——不时的给自己打气,于此同时,两者都在阅读方面,提高了整体的阅读效率,一个是在动力方面,一个是在细节方法方面。
如果你心情低迷,烦躁,悲观,那请看看励志鸡汤文,或者影视剧,给自己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