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营销的那些套路

首先,饥饿营销运用了稀缺原理,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能激发人们获取它的欲望。这也是人性中非常奇怪的一个特点,对于那些容易得到的东西从来不知道珍惜,对于那些不容易得到的东西反而青睐有加。

于是,物以稀为贵的心理不断地暗示着人们,一件东西获取它越困难,它的价值就越大。再加上商家故意营造出的竞争对手,让商品看起来更加紧缺,顾客在不知不觉中就更想得到它。

当然这其中还参杂着损失厌恶,人们对失去一件东西的恐惧,远胜于获得这件东西的喜悦。于是乎,在‘物以稀为贵’的心理作祟下,人们得到这件东西的欲望反而更加强烈。

正如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却有恃无恐......商家不过是操控了顾客潜在的欲望。

其次,饥饿营销利用了社会认同原理,故意营造出一种供不应求的假象,让顾客想当然得认为这件东西很受市场欢迎——大家都在争相购买,于是一种从众的心理令顾客大脑短路,不再思考,而是盲从大众的脚步,相信这是一件值得购买的商品,他在不知不觉中做出了购买决策。

当然,商家为了让饥饿营销看起来更加真实,可能还会故意请一群托早早地排在发售会现场,让顾客不得不相信这件东西真的很受大家欢迎,于是戒心消除......

最后,饥饿营销利用了一致性原理,让顾客潜意识中给自己作出了一个承诺——一定要得到它。由于前面两种心理的引导,顾客大部分已经做出了最后的购买决策,再加上铺天盖地的宣传,无形中又促使顾客做出了言行一致的决定,这无疑更坚定了顾客购买的决定。

在这些套路层层助推下,有多少人能抵住?

updatedupdated2025-01-192025-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