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戈壁>随想

《走出戈壁》随意

这本书的风格让人想到《风雨哈佛路》《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都是回忆录,总体上都传递出一股正能量,读者能从书中很明显地感受到作者的那种积极、乐观、向上,虽有抱怨,但从不消极抵触的人生态度,非常具有感染力。

(不知道欧美那边的畅销书是不是都喜欢这种风格?)

个人认为全书的起点应该是从父亲那句“与他人搞好关系,照顾好自己”开始,由于年轻气盛不懂事,还没把父亲的话放在心上,所以后来很多事都应验在这句话上——不得不佩服作者父亲的智慧。

之后作者吸取了教训,懂得了这句话的智慧,后面的人生就像开挂一般顺风顺水。当然,这里估计作者也是报喜不报忧,只写好的,没将自己的不顺写出来。

作者的成功可以归功于三方面:家庭,环境,个人。

作者是大院出身的孩子,应该算是个高干子弟,而且文革期间并没有受到什么冲击,家庭教育扎实,家教修养也不错,很多优良的品质已经潜移默化,耳濡沫染地融入到作者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当中。比方喜欢看书,爱琢磨,兴趣广泛等。

其次,作者小小年纪,大概十二三岁就已经走遍大江南北,接触过林林种种的事,遇到过形形色色的人,与各色不同的人有过交流,这种人生阅历所形成的见识、眼界、格局,非普通人所能比。

对于很多人来说文革是场灾难,但个人感觉文革反而成就了作者,没有经过文革的洗礼,作者绝对不可能达到他今天所能达到的高度。当然,就算没有文革,依作者的家境,作者的人生路径也不会太差。

顺境可以培养人节制的秉性,但逆境却能磨砺出坚韧的品质。文革也许是场灾难,但强者从不抱怨环境,对于强者,文革更像是一场考验,经受住挫折的考验,从困境中一步步走出来的人,绝不会太差。

就像作者后面说的,还有什么苦比戈壁滩苦?吃不了学习的苦,就得吃生活的苦。正因为作者早早吃过生活的苦,他能比其他人更深切地体会学习那不叫苦,所以在外人看来作者那种刻苦拼命学习的方式令人不敢想象。

(以现在的视角看,好像经过文革洗礼,并最终抗过来的人,貌似大多数人后面的成就好像都不低。

在这里以平民的角度看,文革可能是第一次真正实现了所有人的平等,无论你是穷、是富,还是有钱,有权,不管你是官二代,红二代,富二代,还是教授,老师,富豪,高级人才……在文革中一律平等,皆一视同仁,所有人都得劳动,都得上山下乡……比方那时随便碰到一个人都可能是教授,飞行员,工程师,富翁。放在今天,估计很多人一辈子也难与这些人产生什么交集。

个人理解,文革的发生有一部分原因是某些文人手太长了,想涉政——相当于摘桃子,别人千辛万苦打下的江山,你文人啥也没干,就想动手摘桃子。

记得好像是在毛的传记中,很多文人跟教员大谈特谈治国方针和马克思主义,教员说马克思主义不是看几本书就能领会的,要在斗争中,在革命中才能真正领会、融会贯通。很多文人不置可否,但还是说革命都被你们革完了,他们想也没机会了。

教员当时没说什么,但觉察到这些文人太过理想,如果真让他们掌权了,革命的性质可能会发生变化,那么之前的一切辛苦都可能付之东流,这一点教员不想看到,所以他发动了文革。

那么站在这个角度看,文革确实是对的,确实清洗掉一批不坚定者,想要动摇革命性质的走资派,同时也淘洗出一批真正的人才。

———真正的人才,有信仰者是真金不怕火炼,任何的幻灭都动摇不了他的内心,他的信仰。

其实,作者成就最重要的因素还是个人,勤奋、努力、坚韧,能吃苦耐劳,爱看书,喜欢思考,自律性强,执行力高,能保持超高的专注力,能抵抗诱惑,敢于尝试,敢于卖力,敢于承担,喜欢反思,总是自省,愿意总结经验与教训,从挫折与失败中学习,善于观察,思维灵活,好学,能够很好的统筹时间与精力,善于自我管理、调节情绪,目标清晰,以及强大的学习能力。

正如作者的人生哲学:不断地学习、做好准备,当机会来临的时候能够抓住机会,仅此而已。任何事情,不管成功与否,总是要敢于尝试。

人生是由很多经验累积的,所以第一步要敢,敢于尝试,敢于承担,敢于卖力,那么没有什么事是做不成的。

之前看施一公的书,发现强者都惊人的相似,身上都拥有众多相同的品质,拥有这些优良品质的人,真的是想不成功都难……

当然,发现这些人好像到了一个年纪都喜欢回首过往,写回忆录。可能写作是一种沉思,是一个自我认识的过程。回望来路,人总能看得更清楚,我是谁?我的现状如何?以及我是如何成为今天的自己?这即是对自己现在状态的审察,也是对未来的展望,现实蕴含在过去之中,未来包含在过去之中,在这种回忆中,一步步成为更真实的自己。

updatedupdated2024-12-10202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