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是一种思维,也是一种能力。平时限于他人教导和社会影响,对于结构化的应用多半限于特定领域,我们很少去思考,去打破这种结构化思维,因此很少尝试开拓出新的应用方向。
如果说任何事物都有结构,那么所有事物也因结构而存在层次之分,包括结构化这种思维,但又因为结构化这种结构,大多数人的思维被限制在结构中,如果无法跳脱出结构,他就很难发现其他可能。
换言之,每个人对结构化思维的理解层次不一样,所以看到的东西也不一样,而他对结构的理解层次决定了他对结构化的使用层次。
即结构化思维本身就具有结构,结构按照层次组织起来,理解能力不同所属层次也不同,低阶的结构化思维者只能将结构化运用于特定情景,比方阅读,他只知道在阅读中采取结构化阅读能提高阅读效率,如果换个情景,
比方学习,他压根意识不到,学习同样可以使用结构化学习,而更高层次的结构化思维者,他能根据情景的不同,改变结构化思维的使用方式。如果思维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他就能反思自身,除了能灵活运用结构化,还能检测,重构这种结构化。
概言之,我们大多数人对结构化的理解,使用太过僵化,狭窄,不够灵活,没有一个更宏大的视野,只能在具体特定情景下去应用。
比方说阅读,我们会先看标题,序言,后记,然后目录,通过这些,我们对整本书的框架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阅读起来也更加顺畅,容易,迅速的多。这就是结构化的运用。
为什么结构化有利于阅读?因为理解是建立在逻辑关系的基础之上,读者总是先看到逻辑关系的存在,然后才能理解它。结构化无形中提前为理解建立了关系,帮大脑提前整理了信息,剩下的只是往结构中补充内容而已,所以阅读会更高效。
再比如学习,结构化的学习会提前结构化学习的过程和目标,从宏观看,整个学校学习就是结构化的,每个学生一天的学习,按照时间的顺序,从早到晚,安排好上午几节课,下午几节课,上午安排什么课程内容,下午安排什么课程内容,每节课时长.....
我们的眼界只注重在特定情景下运用结构化,却很少意识到自己就在结构中,一天24小时。8个小时睡觉,8个小时上班,8个小时的娱乐休闲,而8小时内更具体的事项却缺乏结构,因为我们没有意识到,只是被动的去行动,因此8小时内没有被我们结构化安排......如果眼光放的更长远,人生同样是结构化的,因为生命是有限的,每个年龄段都是具体的,有的人安排好自己每个人生阶段,即懂得利用结构化来结构化自己的人生,那么他的人生会更加顺遂。
自律就是一种结构化的运用,即我们说的时间管理,将结构化放在时间上使用,制定好一天的日程,合理安排好时间,要做哪些事,要完成哪些任务,这样一天所有的事情都一目了然,简明扼要,这既减轻大脑负担,又能提高解决问题,行动的效率。
一维的结构化,只能意识到在特定情景,问题上利用结构化。如:阅读,学习,写作...即这种结构化思维属于片段式的,孤立的,看到的时间非常的短。
二维的结构化,能意识到自身就在结构中,自己就是结构中的要素,能根据自己的时间来结构化安排自己的人生,比方自律,每天安排好自己一天要做的事。如果更长远点,还会设定各个阶段的计划,任务。二维的结构化看到的时间更加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