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意义>随想

与哲学谈恋爱,但不与哲学结婚

全书是根据作者不同时期的演讲稿汇编而成,因此结构上有些松散,欠缺逻辑,但内容很丰富,思想也深刻,语言表达上通俗易懂,非常具有启发性。对于想了解哲学的读者而言,是一本不错的书。

(个人认为这本书其实有点文不对题,书名是寻觅意义,但内容是大杂烩,探讨的都是些哲学话题,与意义不沾边。如果非说有联系,那么只能说哲学本身就是赋予意义,那么探讨哲学的过程就是在寻觅意义)

哲学是什么?

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是对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即对于认识的认识。

最早将“哲学”一词引入中国的是十九世纪的日本学者,他将希腊文philosophia译成汉文“哲学”。在古希腊文和英文中,哲学的本意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哲学是一种理论思维,一方面它能锻炼、发展人的理论思维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减少人的武断性,丰富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提到哲学,肯定会想到科学,但哲学与科学不同。科学同样也是理论思维,但科学属‘为什么’(why),是有关因果规律的问题;哲学属‘为了什么’(what for),是有关主体目的的问题。换言之,哲学所遵循的并不是因果说明的逻辑,而是意义解释的逻辑。

可以说,哲学是理论思维的最高形式,它是人类精神对于科学研究这种精神活动的反思。

东西方哲学的区别?

中国的哲学是人生哲学,西方的哲学是知识哲学。中国的哲学是从人出发,倾向于探讨人生的智慧与道德伦理,目的在于人生问题的解决,所以它更重主体性,强调的是人,比方社会上到哪首先想到的都是关系。

西方的哲学是从语言出发,致力于知识的探索与理性的建构,聚焦于知识的本质、真理的追求和理性的运用,所以它更重客体性,强调的是逻辑、事实、真理,比方提到科学首先想到的是进化论,重力定律,XXX理论......

中国的哲学是认识人改造人,西方的哲学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国的哲学是让人变得更道德,强调和谐共处;西方的哲学是让人变得更强大,强调自由平等;中国的哲学是道德为先,以德服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西方的哲学是丛林社会,力量决定一切,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简言之,中国的哲学从战争兵法中产生,是生活的艺术,生存的智慧,是关于人生的哲学。西方的哲学从语言中产生,是思维的艺术,思辨的智慧,是关于知识的哲学。前者锻炼培育了人们的实用能力,产生了众多的技术发明;后者锻炼培育了人们的思辨理性,产生了高度抽象的理论科学。

东西方哲学本身并不存在孰好孰坏的问题,只取决于时代中普遍的程度。西方哲学锻炼头脑,中国哲学滋养心灵,两者可以相互影响、相互借鉴。

作者在这里提到一个观点,中西方哲学的不同的根源在于语言,个人还是比较认同的。私以为语言本身是一种对世界观察的体系,它是思维的体现。人创造了语言,语言也反过来塑造着人。一个种族的语言是依据种族的观察和认识发展起来的,而一个人的语言所能提供的范畴是他思考所能凭借的范畴。

因此,说不同语言的人可能因为语言不同,而对世界有完全不同的理解。

东方哲学的特点

‘哲学’这个词是个舶来词,在中国古代是没有‘哲学’一词。中国的哲学主要指儒、道、佛。

  • 儒家讲中庸——仁和,无所为而为
  • 道家讲中气——柔和,无为而无不为
  • 佛家讲中观——元和,无心而为

儒为表,道为骨,佛为心,大度看世界,儒道佛三家合起来就构成东方特色的哲学。中国的这种哲学,不狂暴,不玄想,贵领悟,轻逻辑,重经验,好历史,以服务于现实生活。它解决了一个人生基本问题:如何实现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统一。

总而言之,中国哲学太讲究实用理性,忽视思辨理性,只重类比、联想,不重逻辑推论。

(类比、联想常常具有欺骗性。在很多情况下,类比、联想是不确定的引导,会产生意外的错误)

updatedupdated2024-12-062024-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