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知识的随想

知识是促进成长的基因,是一个人精神发育和成熟的过程,是人类一种高级的成长性需要。任何知识都具有完善人的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的价值,都有助于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对自我的调控,对自我的反思。

人的素质提升离不开知识。知识的不断汲取和在头脑中的沉淀会化为自身的专业素质,通过实践、锻炼又转化为自身能力,长久地一点一滴积淀起来,就会不断提升人的核心竞争力。

知识的本质是人类对物质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探索的结果总和。它是人类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理论体系,是以思想内容形式对客体的主观反映,同时也是人类经验、思想、智慧赖以存在的形式。

知识能帮助人们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和更好地融入世界。它拓宽了人的思路,让人看到他眼睛所看不到的东西。每一代人都将前人的知识作为自己成长的起点,而后把自己在实践中取得的新的知识增添到人类知识宝库中,通过语言和文字留给下一代,于是人类获得不断地发展与进步。

试着想一下,如果每一代都要从钻木取火开始去获得火的知识,人类还会有今天的进步吗?

知识是力量,但知识也是偏见。过往的知识在帮助人们解读世界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思维,阻碍了人们发现其他可能性的存在。一旦我们知道某种知识,就无法想象不知道这种知识时会发生什么,我们的知识”诅咒“了我们。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得到改造

而表征不是对世界的完美复制,而是个人主观阐释和感知的部分记录,它们的形成反过来又受到先前知识、经验、感知和大脑过程的影响。

人们获得的知识越多,对历史了解越深入,历史的轨迹就改变得越快,知识也过时得越快。

知识按照情景学可分为四类:

  • 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 - what),主要是叙述事实方面的知识;
  • 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 - why),主要是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知识;
  • 知道怎么做的知识(Know - how),主要是指对某些事物的技能和能力;
  • 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 - who),涉及谁知道和谁知道如何做某些事的知识。

个体如何获得知识?

知识要变成个体自己的知识,必须经过个体自己意识的再加工,化言为意,才能真正转化为个体自身的知识。

首先,任何初见的知识对于个体而言都只是一种经验,这些经验必须经过个体的反思,然后与个体已有的经验发生联系,再经过总结与提炼,才会成为个体的知识——理论,之后运用这些知识去指导行动,并在行动中检验,修正和发展知识。如果能在行动中达到预期的目的,那么这些就属于是知识;如果未能达到目的,那这些就只能算是经验。

知识一旦被个体所掌握,就会增加个体对相关事物的感受力,同时使个体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并成为个体能力结构中的积极因素。

updatedupdated2024-04-122024-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