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偏差

人是有偏见的,因为人永远站在自己利益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所以人从来不讲道理,他只愿从自己的角度去讲道理。

人会很自然的将自己的信念当成假设,并用这个假设去做判断。因此大多数人的言论都禁不起推敲。

(我们的思维更倾向于“我是否赞成这个观点”而非“这个观点是否合乎逻辑)

人们会更倾向于接受一个观点,而不是这个观点是否合理,或者说去考虑下,注意下得出这个观点的合理性,逻辑性。他们缺乏对观点可靠性的关注。但生活告诉我们,无论何时何地,在缺乏充分证据的前提下,贸然的相信都是不明智的。

换言之,人们习惯于根据结论的可信性来判断推论的正确与否。他们惯于根据结论做出判断,而不是根据结论的整个推论过程来做出判断。

简言之,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按照结果的好坏来判断事物的好坏,而不是依据得出这一结果的整个过程来判断事物。

通过结果来判断整个事情的好坏,容易形成认知偏差,结果的好坏与事情的好坏并不对等,并不能因为结果的糟糕而想当然地认为事情也同样糟糕,

比方你努力的做事,结果没有成功,我们不能因为你的失败,而否认你的努力,进而否认你所做的事。

结果很容易蒙蔽人的双眼,让人丧失理性。任何结果都会对人产生某种印象,印象有好恶,而好恶又会影响人的判断。单凭结果而草草做出判断,是不合理的,就如同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长的不好看,印象不好,就断定他是个坏人。

概言之,根据结论的可信度来判断一个推论的正确与否是不合理的。我们不能因为某个观点符合自己的认知,符合自己的立场,就想当然的认为与这个观点关联的整个事件就合理。

例如,我们不能看某个人可怜,出于同情就认为他肯定是被迫害的对象———你一个上班族凭什么可怜在地铁上乞讨的人?

一个观点,哪怕看起来再真实,在缺乏充分证据的前提下,贸然相信是不明智的。而且观点也是别人给你的观点,或者别人故意让你得出的观点——那些通常都是经过别人事先筛选过的。所以他人给你的观点,不过是些他们希望你相信的观点,这些观点并非就是事实,大多不过是部分片面的看法,除非有充分证据可以证明。

近日某企业老板因催债被抓,因欠债的是某地方政F。

大部分人看到这一报道,首先会假设企业老板是受害者,因为她是债权人,还被抓了,之后出于同情,也出于对公信力的质疑而产生不好的印象,渐而会得出一个结论:某地方政F欠钱不还是老赖,这个地方政F太黑了,简直是黑蛇会……

这个结论的不合理之处在于它的假设,也在于它缺乏证据。因为那些发布报道的人只会让你看见他们想让你看见的信息,而这些信息会引导你得出他们事先为你设定好的结论。

当然,它的逻辑也存在问题。我们必须先搞清楚女老板是否真的被抓?为什么被抓?被抓与欠债有关吗?

地方政F真的欠债吗?欠多少?已经还了多少?还剩多少?抓人是政F乱用职权吗?报道是否属实,是否与真实情况一致,是否故意有遗漏的地方?

我们不能因为一个观点就片面的去相信,要学会质疑它的可靠性,真实性。没搞清具体情况,千万不可贸然下结论。

私以为,这个被抓的老板确实是因为催债,但肯定是在催债的过程中采用了非法手段。她催债是合法,但采取非法手段催债就是违法,那么抓她也是应该的——抓她不是因为她催债,而是她违法。

催债和非法手段催债是两件事,而且都是事实,不能混为一谈,不能因为她是受害者就抹掉她是施害者这一事实,否则结论容易片面。

updatedupdated2024-02-272024-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