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的两种思想

读书必须注重两种思想的收得,一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内容;一种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的思想——形式

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本身就是用一种思想来呈现另一种思想,或者说,写作本身是用一种思想表达另一种思想——即作者通过语言来传递他想要传达的思想

详细得讲,写作要用到语言,通过语言来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前者(语言)代表形式,后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代表内容。但语言本身也是一种思想,所以写作本质是用一种思想来呈现另一种思想的过程。

读书不光要注重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即内容,还要注重他用来表达思想的思想——即语言表达(或形式),这样读书的收获才会多。

有时候,学习作者用来表达思想的思想——即形式,比他表达的思想重要的多,因为透过语言表达,我们能看到作者思考问题,认识问题的思维路劲,这往往比前者更具有价值。

概言之,一篇文章包含作者表达的思想和他用来表达思想的思想两方面。前者代表文章的内容,后者代表文章的结构、语言表达、逻辑等。前一种思想是直观的,显然易见的,对读者的影响是直接的;后一种思想是隐性的,不易察觉的,对读者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往往后一种对读者的影响更大,读者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影响。

因此,读书一方面要学习作者表达的思想,另一方面要学习他思考问题,认识问题的思维路劲———表达方式反映出他的思维路劲。

思维塑造语言,语言也反过来塑造思维。在表达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自己真实的想法——人只有用某种方式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我们才能准确把握住自己的思想。

同时,表达的方式将影响所要表达的内容,即表达思想的方式将影响表达思想的内容。

了解作者用来表达思想的思想——即表达思想的方式——语言表达,有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表达思想的内容。——前者透露出作者的思维过程(即思考问题,认识问题的路劲)。 同样,倾听别人说话,不仅要关注他说的话——即内容,还要透过他说话的方式去看到他的思维过程,他是如何思考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

换言之,只要是表达,一般都传递出至少两种思维,一种是表达者所要传递出的思维,另一种是反映在表达者身上的——他正在用来传递思维的思维。后者是隐性的,不易被表达者察觉,因为这是一个无意识的过程。

同样,表达不止语言,行为,审美,性格,习惯……都是一种表达,或者说思维的载体不限于语言,行为、动作、审美等都可以是思维的载体,因此,透过一个人的行为、动作、思维等,我们都能看到他的思维路劲,他是如何思考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比方一个人爱干净、整洁,房间收拾得有条理,这能反映出他的思维比较缜密,有结构,有条理……

所以说,如果你足够的仔细,经验足够的丰富,你是可以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正如 “性格写在脸上;人品刻在眼里;生活方式显现在身材;情绪起伏表露于声音;家教看站姿;审美看衣服;层次看鞋子;投不投缘,吃一顿饭就能知道 ...."

那么从这,我们可以引申出,人其实是靠思维指导行为,通过行为反过来影响物质,从而完成参与世界,改造世界,获得生存发展的闭环......

如果放大视角,看一个人谋生的方式,赚钱的方式,这同样可以反映出他的思维方式,思维路劲,他是如何认识社会,思考社会的……

updatedupdated2025-02-132025-02-13